国产结冷胶在国内发展了十年,95%低酰基结冷胶国内市场份额为国内工厂占据,高酰基结冷胶也正逐步蚕食国内市场。而与其他食用胶相比,结冷胶在市场上依然不具很强的竞争力。
结冷胶为天然产物,采用发酵法生产,所用主要发酵原材料如玉米、大豆等皆为大宗农产品,价格相对稳定。相较于卡拉胶、琼脂、刺槐豆胶、魔芋胶等,结冷胶的生产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质量更加可控、供应更为稳定;结冷胶凝胶能力强、质构可调节、胶体耐酸耐热等一系列特殊优势,使得该产品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
一、国产结冷胶与国际大牌的对峙
谈到结冷胶,不得不提的就是美国斯比·凯可 (CP Kelco ) 公司,凯可公司发明一种新型微生物胶体,根据其分子结构的不同,分为低酰基结冷胶和高酰基结冷胶。
在2004年之前,结冷胶都由凯可公司独家生产和销售,从2004年开始,低酰基结冷胶才开始了国产化,随着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国产低酰基结冷胶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迅速扩大。到2016年,95%低酰基结冷胶国内市场份额被国内工厂占据,美国产低酰基结冷胶在中国市场只保留少量高端客户。但国际市场上大部分高端客户,比如美国、欧洲、日本等高端市场,凯可公司低酰基结冷胶依然占据相对主导地位。
在2011年,高酰基结冷胶也实现了国产化。2015年之后,国内有少数企业在高酰基结冷胶生产方面取得一些进展,产品质量有所提升。由此国内高酰基结冷胶逐步开始蚕食凯可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比如内蒙古某些大型乳品公司开始使用国产高酰基结冷胶,国外市场也有部分客户开始逐步接受中国产高酰基结冷胶产品。然而,凯可公司在高酰基结冷胶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并没有发生改变,产品售价依然高达每公斤500元人民币,远远高于国内厂商的报价。因此虽然高酰基结冷胶市场非常巨大,但国产高酰基结冷胶产品依然处于起步及追赶阶段。
结冷胶在国内的生产和推广可谓发展迅速,虽然起步晚,但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95%低酰基结冷胶国内市场份额被国内工厂占据,高酰基结冷胶也正逐步蚕食国内市场,然而国内厂商在结冷胶技术研发、生产制造、销售推广及应用复配等各个方面依然存在巨大不足,与凯可公司之间的整体差距非常明显。在世界市场范围内,美国斯比凯可公司的结冷胶依然占据了绝对市场份额。
二、国内结冷胶与其他食用胶的竞争
国产结冷胶在国内发展了十年,虽然很有市场前景,但在市场上依然不具很强的竞争力,价格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目前市场上低酰基结冷胶售价大约在160元一公斤,而高酰基结冷胶的价格更是高达270元一公斤,过高的价格限制了产品推广。
1、结冷胶与黄原胶的对比:
黄原胶目前全球每年的市场容量是十余万吨,而结冷胶只有3500吨。但是普通黄原胶的价格大致也就20元一公斤,结冷胶却大约要卖到200元一公斤,结冷胶的价格大致是黄原胶的10倍。所以若要扩充结冷胶的市场,价格战是少不了的。
2、结冷胶与卡拉胶的对比:
目前市面上精制卡拉胶的售价在85元一公斤左右,而低酰基结冷胶是比精制卡拉胶性能优异的,可以说是升级版的卡拉胶,在耐酸、透光度、凝胶强度、保水性和热稳定性上,结冷胶都远远优于卡拉胶。因此,如果低酰基结冷胶的价格能卖到每公斤80元左右,会对卡拉胶产生很大的冲击,毕竟结冷胶的添加量还要小,价格也比海藻胶要稳定。高酰基结冷胶目前由于价格太高,更是制约了其优异性能的应用,由于高酰基生产更加简单,提取收率也更高,因此成本较低酰基结冷胶低很多。如果我们能将高酰基结冷胶价格降到每公斤50-60元,那市场将会出现一个很大的增长。
提取工艺
对比黄原胶和结冷胶的发酵与提取工艺,黄原胶的发酵出胶率是结冷胶的2倍左右。高酰基结冷胶的提取工艺和黄原胶是比较类似的,因此提取成本基本一致。现在黄原胶成本20元一公斤,那可以推算出高酰基结冷胶也能卖到20×2=40元一公斤的水平。考虑到黄原胶的规模比较大,成本分摊比较多,因此高酰基结冷胶价格如果能卖到50元一公斤,工厂的利润还是非常有保障的。
低酰基结冷胶由于在提取阶段脱酰基处理,去蛋白、去菌体以及一系列的提取损失,提取率也就60%左右,此外,硅藻土等其他辅料价格也要考虑,因此低酰基的成本要高出不少。
结冷胶产销量虽然每年的增长都很快,但依然远远没做成一个普遍为市场所接受的胶体。结冷胶如果能在技术上获得新的突破,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提取成本,在价格上更亲民,相信在未来能与别的食用胶体形成强烈的竞争,打开更加广阔的市场。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供个人学习参考使用!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及时删除,谢谢!
胡国华,马正智,吴彬.浅论我国国产结冷胶发展现状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