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各地发展魔芋产业的积极性较高,从种植—加工—市场销售几个环节看,魔芋产业发展的瓶颈还在魔芋种植业,魔芋种植业发展的瓶颈又在种芋不足和栽培技术推广不够。
农民种植魔芋的难点在什么地方?
根据市场反映看,中国魔芋产业发展前途很好,其基本背景就是一方面市场扩大,另一方面魔芋原料发展没有跟上市场发展的需要,因此广大农民朋友要坚定发展魔芋的信心不动摇。但是农民种植魔芋的难点在什么地方? 有钱赚吗?
农民种植魔芋的难点在于:一是缺乏对魔芋市场长期向好性的认识;二是缺乏发展魔芋种植业的技术;三是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要发展好魔芋种植业,这三方面缺一不可。解决好魔芋种植的难点在于要有政府引导,有必要的政策与资金支持,而且科技推广跟上。解决好这些问题,农民的经济效益就会上去。据测算一般新发展区,当年通过调种发展成本较高,大约2000元/667m2,当年可产出约2000kg魔芋,这些即可作来年种芋,又可作当年加工用的商品魔芋,按价值低的商品芋计算(4元/kg计,2016年统计),每亩产值8000元,除去成本,当年有5000~6000元的收入,如果通过自留种后,第二年效益更好,一般收入4000~5000元/667m2。因此种好魔芋后,农民的经济效益有显著提高。但是,如果技术未跟上,经济效益将打折。
发展魔芋种植业的瓶颈在哪里?
当前各地发展魔芋产业的积极性较高,从种植—加工—市场销售几个环节看,魔芋产业发展的瓶颈还在魔芋种植业,魔芋种植业发展的瓶颈又在种芋不足和栽培技术推广不够。
首先,各地发展魔芋存在硬件上缺种芋,尤其缺乏良种。由于魔芋种芋的来源是靠栽培种芋在长大过程中产生的3~10条根状茎,相对其它作物如烟草、玉米、水稻等的繁殖系数低很多,而且根状茎也需要1~2年后才能成为商品芋,再加上由于魔芋作物的科技积累少,组培快繁尚不能达到马铃薯一样工厂化快繁,因此整个行业在种植业发展中均感到缺乏种芋,尤其缺乏抗病品种。这就限定了魔芋种植业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出现跨越式的发展。此外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种质退化问题也随之出现,表现在品质下降、产量降低、抗病虫等灾害能力明显减弱等。同时,长期以来在房前屋后零星种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魔芋栽培群体,是良莠不齐、性状差异较大的个体组成。遗传基础的高度混杂也是魔芋稳产高产发展的障碍。
其次,各地在种植业发展中,普遍表现在软件上缺乏完整的适宜当地的栽培技术,尤其是在防病技术上缺乏试验、示范和推广模式中摸得着、看得见的推广效果。其原因是由于我国多数魔芋种植区农民对魔芋人工大田栽培的认识才只有20多年的时间,对魔芋的认识和重视不够,加之魔芋长期生长在贫困山区,开展生产栽培技术研究的条件差、难度大、投资费用少,致使国内相对其它作物比较而言,开展魔芋生产技术研究偏少。魔芋各单项生产技术如土壤处理、种芋消毒、种芋催芽、轮作倒茬、适期播种、合理密植、播种方式、间作套种、科学施肥、覆盖栽培、病虫防治、贮藏方式等的综合研究和组装配套还有待完善和提高。在实际的大田生产过程中,综合防病技术问题严重制约着魔芋生产的发展和单产的提高。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供个人学习参考使用!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及时删除,谢谢!
刘佩瑛.魔芋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183-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