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琼脂又称颗粒培养基,是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颗粒状干燥培养基。颗粒琼脂在水中有不结块,易溶解的特点,经过造粒后,每个颗粒质量稳定,不会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造成分散不均匀,而使质量不稳定。
中文名称 | 颗粒琼脂 | 中文别名 | 颗粒培养基 |
外观 | 淡黄色颗粒 | 特性 | 在水中不结块,易溶解 |
颗粒琼脂的优势
1、溶解更快速,而且不会结块
2、无粉尘产生,减少有毒成分的吸入,更加环保,符合生物安全
3、减少操作人员的过敏反应
4、减少粉尘对实验室仪器设备和衣服的污染
5、不吸潮,更容易称量
6、造粒后,每个颗粒质量稳定,不会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造成散不均匀,而使质量不稳定
7、袋装颗粒培养基易于储运,使用简单、方便,从铝箔袋一头撕开,倒入容器内,加热搅拌溶解,无需称量培养基,简化培养基的配制过程,提高了效率
颗粒琼脂应用范围
微生物培养基,可用于肠道致病菌的选择性分离培养或是其他微生物培养。
颗粒琼脂用法
称取颗粒琼脂 54.0g,加热溶解于 1000ml 纯化水(或蒸馏水)中,分装,121℃高压灭菌 15 分钟,备用。
琼脂(中国药典)颗粒使用方法
1、沿铝塑袋侧边缺口处撕开或用剪刀剪开封口,取出产气包。
2、将产气包立即放入装有培养皿的2.5L厌氧培养袋中,并密封培养袋。此时产气包将会吸收培养袋内的O2,并同时产生CO2。
3、一般情况下,在60分钟内,氧气被完全吸收,同时产生约20~21%的二氧化碳。
琼脂(中国药典)颗粒操作步骤
1、按国家标准、SN标准、FDA标准或其它方法制备样品液
2、取25克样品液加入225mlmEC肉汤或mTSB肉汤中,37℃增菌培养18-24小时
3、用3mm接种环取1环增菌液,划线接种到O157菌显色培养基上,做2个平板
4、37℃培养18-24h,O157:H7菌显紫色,大肠杆菌和大肠菌群显暗蓝色,其它细菌显黄色或无色
5、对典型菌落可做O157:H7菌血清学试验和全套生化试验
SS琼脂颗粒的应用
用途用于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的选择性分离培养。
质量控制和典型特征
沙门氏菌在37℃培养18-24小时后,无色透明菌落有或无黑色中心,志贺氏菌呈无色透明菌落。
培养塞pH 的初步调整
培养基各成分完全溶解后,应进行pH 的初步调正,因培养基在加热消毒过程中、pH 会有所变化,例如,牛肉浸液约可降低pH0.2.而肠浸液pH 却会有显著的升高。因此,对这个步骤,操作者应随时注意探索经验、以期能掌握培养基的zui终pH ,保证培养基的质量。pH 调正后,还应将培养基煮沸数分钟,以利培养基沉淀物的析出。
培养基的过滤澄清
液体培养基必须绝对澄清,琼脂培养基也应透明无显著沉淀,因此,须要采用过滤或其它澄清方法以达到此项要求。一般液体培养基可用滤纸过滤法,滤纸应拆叠成折扇成漏斗形,以避免因液压不均匀而引起滤纸破裂。
培养基的分装
培养基的分装,应按使用的目的和要求,分装于试管、烧瓶等适当容器内。分装量不得超过容器装盛量的2/ 3 。容器口可用垫有防湿纸的棉塞封堵,其外还双用防水纸包扎(现试管一般多有用螺旋盖者)。分装时建议能使用半自动或电动的定量分装器。分装琼脂抖面培养基时,分装量应以能形成2 / 3 底层和1/ 3 斜面的量为恰当。分装容器应予先清洗干净并经干烤消毒,以利于培养基的彻底灭菌。每批培养基应另外分装20ml 培养基于一小玻瓶中,随该批培养基同时灭菌,以为测定该批培养基最终pH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