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28304—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可得然胶是目前实施关于食品添加剂 可得然胶最新标准,2012年4月25日发布,2012年6月25日正式实施,该标准主要规定了可得然胶的范围、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技术要求(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检验方法等。
目前正在实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可得然胶GB 28304—2012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发布于2012年4月25日,2012年6月25日开始实施,也是现阶段关于可得然胶最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可得然胶GB28304—2012内容主要包括:规定可得然胶的范围、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技术要求(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检验方法等。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 biovar1)细菌粪产碱杆菌(A.faecalis var.)或放射性土壤杆菌(A.radiobacter)为产生菌,以蔗糖或葡萄糖等为主要原料,经特定的生物发酵并经提纯、干燥、粉碎而成的食品添加剂可得然胶。
2 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
2.1 化学名称
β-1,3-葡聚糖
2.2 分子式
(C6H10O5)n
2.3 结构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应符合表 1的规定。
表 1 感官要求
项目 | 要求 | 检验方法 |
色泽 | 白色或近白色 |
取适量样品置于清洁、干燥的玻璃皿中,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嗅其气味 |
气味 | 无味或几乎无味 | |
状态 | 粉末 |
3.2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表 2理化指标
项目 | 指标 | 检验方法 |
凝胶强度/(g/cm2) ≥ | 450 | 附录 A 中的 A.3 |
可得然胶含量(以无水葡萄糖计),w /% ≥ | 80 | 附录 A 中的 A.4 |
pH(1%水溶液) | 6.0~7.5 | GB/T 9724 |
干燥减量,w /% ≤ | 10 |
GB 5009.3 直接干燥法 a |
灰分,w /% ≤ | 6 |
GB 5009.4 |
总氮 , w /% ≤ | 1.5 |
GB/T 609 |
铅(pb)/(mg/kg) ≤ | 0.5 |
GB 5009.12 |
a 干燥温度和时间分别为 105 ℃和 2.5h。 |
3.3 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 3 的规定。
表 3微生物指标
项目 | 指标 | 检验方法 |
菌落总数/(CFU/g) ≤ | 10000 | GB 4789.2 |
大肠菌群 /(MPN/g) < | 3 | GB 4789.3 |
附 录 A
检验方法
A.1 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 6682—2008中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 601、 GB/T 602、GB/T 603的规定制备。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2 鉴别试验
A.2.1 溶解性试验
试样不溶于水和乙醇。
A.2.2 碱溶解性试验
称取0.2 g试样,加入到5 mL水中,搅拌形成悬浮液,加入1 mL浓度为3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不停振荡,试样溶解。
A.2.3 凝胶试验
称取 0.2 g 试样,置于盛有 10 mL 水的 18 mm×180 mm 试管中,搅拌形成悬浮液,在沸水浴中加热 10 min,冷却至室温,有凝胶形成。
A.2.4 与酒石酸铜的沉淀反应试验
制备2%(质量分数)的试样悬浮液,取10 mL,加入5 mL浓硫酸,在沸水浴中加热30 min,冷却至室温,用BaCO3中和,将此混合液离心10 min,取1 mL上清液,加入到5 mL热费林溶液中,生成红色沉淀。
A.3 凝胶强度的测定
A.3.1 仪器和设备
凝胶仪或质构仪。
A.3.2 测定条件 A.3.2.1 设置模式:4号。
A.3.2.2 探头形状与尺寸:直径0.5 cm不锈钢活塞式圆柱体。
A.3.2.3 探头移动速度:250 mm/min。
A.3.3 分析步骤
取 0.3 g 样品于 15 mL 水中,用柱形乳化分散机在 3500 r/min 的转速下搅拌 5 min,然后将悬浮液转移
至 18 mm×180 mm 的试管中,在真空状态下曝气 3 min,然后将试管迅速放入沸水浴中 10 min,在冷水中冷却 30 min。从试管中取出凝胶,取离底部 20 mm 和 30 mm 处的一段 10 mm 的凝胶,用凝胶仪或质构仪进行测定,根据记录的负荷-时间(f-t)曲线计算凝胶强度。
A.3.4 结果计算
凝胶强度以 w1 计,数值以克每平方厘米(g/cm2)表示,按公式(A.1)计算:
w 1 =f…………………………………………( A.1)
0 .196
式中:
f ——负荷-时间(f-t)曲线中凝胶破裂时曲线急剧下降的拐点的读数,单位为克(g); 0.196 ——圆柱体探头截面积的数值,单位为平方厘米(cm2)。
3
GB 28304—2012
A.4 可得然胶含量(以无水葡萄糖计)的测定
A.4.1试剂和材料
A.4.1.1葡萄糖。
A.4.1.2硫酸。
A.4.1.3 氢氧化钠溶液: c(NaOH)= 0.1 mol/L。
A.4.1.4 苯酚溶液:质量分数为5%。
A.4.2 仪器和设备
分光光度计。
A.4.3 分析步骤
A.4.3.1 样品溶液的制备
准确称取 100 mg 样品,置于一个 100 mL 容量瓶中,加入约 90 mL 氢氧化钠溶液,使样品溶解,用氢氧化钠溶液定容至刻度并摇匀。从中吸取 5 mL 溶液到 100 mL 容量瓶中,加水定容至刻度后摇匀。再从中吸取 1 mL 溶液到小容量瓶或试管中,并加入 1 mL 苯酚溶液和 5 mL 硫酸,用力摇匀后,放入冷水中冷却备用。
A.4.3.2 空白溶液的制备
用 0.1 mL 水代替样品,按 A.4.3.1 操作步骤制备空白溶液。
A.4.3.3 标准溶液的制备
准确称取 100 mg 葡萄糖,代替样品,按 A.4.3.1 操作步骤制备标准溶液。
A.4.3.4 测定
在适宜的分光光度计上,用 1 cm 的比色皿,以空白溶液为参比,在 490 nm 波长处,分别测定样品溶液和标准溶液的吸光度。
A.4.4 结果计算
可得然胶含量以无水葡萄糖的质量分数 w2 计,数值以%表示,按公式(A.2)计算:
w =AT´0.9 ´ mS ´100%……………………………… (A.2)
2AS mT
式中:
AT——— 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值;
AS——— 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值;0.9———无水葡萄糖分子质量与葡萄糖分子质量的比值; mS——— 标准溶液制备过程中葡萄糖称样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mg); mT——— 样品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mg)。